身在职场,总有一段时间会感觉迷茫,提不起干劲。究其根源,两大问题首当其冲,要么是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要么是觉得自己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了掌控感。职业规划师从这几方面着手,梳理了一些建议和方法,希望给迷茫中的人提供一些转变思路。
重铸“角色身份”:认知自我
认知自我,需要了解自己是认知在哪个层面,知晓自己在哪个层面,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角色认知层
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就像你与老师、医生、律师与他们沟通时所展现出的态度以及谈话的内容有所不同一样。为了提高沟通的效率,所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这就是角色认知的层面。
同样,你对自己的角色认知是什么?外貌、性格、职业、专业……这些形成了你的角色认知。也与自己所在的环境息息相关,比如,你在家庭是儿子、父亲、丈夫……在单位是员工、管理者……
你处于何种角色,就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相对于这一点大多数人习惯性地扮演着其中的角色,但却无法形成自己的能力层。
2.能力认知层
能力认知层,是在角色下,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财富资源、社交资源、精神资源……能力层则是在运用整个所掌握的资源,完成目标和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能力的强弱体现在是否能将自己所掌握的资源有效利用,相较于显性的知识技能、财富资源……更为隐性,有些人则是“坐宝山而不自知”。
以资源为基础,经过刻意练习,将资源整合起来为自己产生最大收益的过程,这也就是有些人明明有着良好的资源,但无法发挥出其价值,有些人用仅有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能力的强弱会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你的资源是否进行了多方位的整合?是否发挥了最大的价值?

3.价值认知层
每个人的认知架构不同,这与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过往经历等有关,有些人无法通过一段关系满足自己的存在感,还需要更多来明确自己的存在感,这可以称之为价值认知层。
有些人觉得家庭幸福和睦就是自己的存在感;有些人还需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财富丰厚来满足存在感;有些人则希望通过帮助别人来创造价值,甚至希望影响更多的人……
每个人追求的方式千差万别,但相同的是存在感和满足感。在对存在感的追寻过程中,会驱动人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角色认知与资源结构以及能力层的提升。“价值存在感”就是一个人的内核,就是动力源与驱动力。
当你对自己足够了解,掌握的信息足够全面,分析也够透彻,再做职业选择,头脑就会清晰很多。